本帖最后由 天涯石 于 2011-8-8 22:03 编辑
生活总是忙而乱,浮躁而又无聊。
一个人,不想说话,也不想写字,那就打字吧,几年前摘录的读书笔记,一直觉得不错,贴上来,大家分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在吸收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基础上,又融汇参酌了西方美学理论,建立起一个独立的词学体系,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,涉及文艺理论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,总结出“境界”(与意“境”的“境”通用) “有人之境”、“无人之境”,造“境”与写“境”,“隔”与“不隔”等一组文艺美学概念,对后世影响甚为深远。在中国文艺理论 由传统向世界化的转变过程中,《人间词话》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不朽之作。 “境界”说是《人间词话》的中心,也是王国维词学体系的核心学说,反映到诗词的欣赏与批评实践中,“隔”与“不隔”,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,论及了诗词的表现技巧与艺术效果。 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: “隔”与“不隔”之别,曰:陶谢之诗不隔,延年则稍隔矣。东坡之诗不隔,山谷则稍隔矣,“池塘生春草,空梁落燕泥“等二句,妙处唯在于其不隔。词亦如是,即以一人一词论,如欧阳公《少年游》咏春草上半阙云:阑干十二独凭春,晴碧远连云,千里万里, 二月三月,行色苦愁人。语语都在目前,便是不隔,至云:谢家池上,江淹浦畔。则隔矣,白石《翠楼吟》:此地,亦有词仙,拥素云黄鹤,与君游戏。玉梯凝望久,叹芳草,萋萋千里。便是不隔。至:酒袚情愁,花消英气,则隔矣,然南宋词虽不隔处,比之前人,自有浅深厚薄之别。 也就是说 ,诗词语言要有鲜明的形象感,表达要真切传神,明白如画,要以诗人的真情融化客体,做到“真切,直观,自然”即“语语如在目前,便是不隔”,相反,若是滥用典故,显示出人工雕琢的痕迹,生硬,不自然,那么虽韵律高绝,然如雾里看花,终“隔”一层。如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中一句:池塘生春草,便给了读者满眼的一塘春草碧绿,而到了欧阳修手里的《少年游》化作“谢家池上”便生气顿减,隔了不少,或是换个角度,对那些被王国维列为“隔”之列的诗人,词人,稍加分析。如黄庭坚的瘦硬生冷,无一字无来处,颜延年的雕琢藻饰,好用典故,吴梦窗的思深语丽乃至堆砌辞藻,姜夔的清劲典雅与空旷,以及史梅溪沉稳晦涩的文风,我们便进一步探知王国维所谓“隔”的含义。乃是指诗词的用典隶事等等人工斧凿的所谓“雅化”。
同学们 下课! 后面的内容,下一堂课再给大家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