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陌红尘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6726|回复: 3

[S] 殇情的试杀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9-18 1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再观红楼
八七版的红楼给人印象太深刻了,即使林黛玉的扮演者已然香魂渺渺,我们仍只承认她的经典.那是真正如书里描写所挑的人选.因对红楼的热爱,新版红楼未播之前,已经盼盼盼,明知服装人选等等好多方面有许多不尽情理之处,还是那样期望.
历时四年,投资若干,我不知道这拍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,言情剧吗?貌似也不对,偶像剧吗?孩子气又浓又重,前几日看网上说,众人如点了笑穴一样,不知道为什么就都突突突的笑个不停,不由得自己也喷然欲笑,这才是真正的"笑果".
众人齐背台词,功力非同一般,聊斋也比不过的鬼魅气氛,飘忽不定的人影,窜来窜去的道士和尚,宝玉倒是小了,弄得只像弟弟,不像哥哥,一众妹妹全部变成了姐姐,昏暗不明的灯烛,摇曳的帐子,暗色的衣服,偏大或偏小的纪,心里说不清的失望,道不明的惆怅.
为什么越拍越回不去原本的滋味?为什么科技先进了,情感退化了,手段有了,真实没了.
电视剧就是这样,原本的内涵,一定要去其要,才能播得出.
我对朋友说,红楼是很值得一看的书,其实举凡政治,经济,天文,地理,人情,世俗,官场,民生,饮食,娱乐,文学,情感等等,都能细细品味.可是我不敢让他看这电视剧,因为不知所云,我不知道让他看什么.
这若是种悲哀,我们,其实,还是只能回到文字上去吧.
反"朴"才能归"真"?
也罢,也罢,只做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.而已.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0-11-24 1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剑帖】紫陌第六十五届《新红楼梦》第三轮豆蔻犹艳贴杀贾兰ZM

观红楼之林黛玉“小性儿”
自十岁起第一次看红楼,已过二十年,从未想过为红楼写只字片言,按说,以我之喜爱,札记也不知就记过多少,可是于此书,越爱越不能言。
小时看它,只看宝黛钗之三角恋情,其余尽皆略去,因看时年纪过小,第一回直接越过,我的第一回,是从第二章始,多年以后讲给同事听时,竟发现完完整整的一个故事,从女娲补天始,到历游人世完,整个儿的,全在心底。
林黛玉这个名字,是从没读过红楼时就已知道的,今日写这文,亦从她始,学课本时,站在政治角度上歌颂他们的爱情,听讲坛时看过别人批评她,读书时她曾经厌弃过她的多心多疑,多年以后再看她,多了几分哀色,少了几点愁思。
书里的人物丰满,优点缺点不能单一而论,林黛玉此人,才情高,品性洁,格调清,然人心不足,她毁在一个时代,而非只某个家族,亦非某个男人。
玉带林中挂,堪怜咏絮才,她的才华,几乎遍布了书里每个角落,她自幼抛父入京,进了外婆家里,母亲的早逝,注定了要成全这个女子的早慧,而她这一双慧眼,看透了亦注定是人情的冷暖,世态的炎凉。
第一次进贾府,在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地方,连下人丫环婆子,也无不长了双双势力的眼,那时她的父亲还活着,做不大官,有不多的产业,在此而言,虽不算寒酸,亦不能入眼,这从她第一次入府用餐,饮食习惯不同便可得知,旧时越大的家族注重养生之道。
而在贾府,黛玉有的,不过是贾母这一个亲人,也就是她的外婆,都说隔辈亲,在我看来不然,我的外婆亲我只有一个原因,因为我是她女儿的孩子,她亲的,实是她十月怀胎,痛楚之后生下的那小小的孩子,贾母亲外孙女,几乎是必然的,她的可怜的,亲爱的,曾经小小的需要自己用心保护的小女儿,薄命如纸,早早的逝去,只留下这个容色秀美,孤苦可怜的孩子,怎能不心疼,舅舅毕竟只是男人,根本无法照顾好,心思亦用不到,更何况黛玉这两个舅舅,大的不首调,小的假正经,而舅妈终究只是外人罢了。
贾母的爱,只给了两个人,一个是宝玉,那是亲孙子,另一个就是黛玉,这两个人是与别人用口舌讨巧获得的喜爱不同的。
为什么说这些,不过是为黛玉的“小性儿”作个铺垫,黛玉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,小时不了解这些,觉得她应算幸福,因我自己亦是外婆看着长大的,所以着实烦了她常常发作的脾气,更不明白她为什么只为听误了两个下人的对话就会气的吐血,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,直到多年后,在社会里体味人性冷暖,主才有所觉悟,尤其三年前为甚,似乎只在一件事后突然开了窍,明白了其中滋味,那处处的,步步的势力的眼和手段,又怎么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子能够提防的,若没有贾母的疼爱和荣宠,她一个寄住在此的孤女,会有什么样的下场,看看邢岫烟,便如对比,怎不令人心寒。
黛玉说:那底下的人,连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,尚虎视眈眈,言三语四,何况于我,我又不是他们的正经主子,原无依靠投奔了来的,何苦叫人咒我。
多少辛酸尽在此了,只凭着一份宠爱,在这势力人堆里挣扎,累且不必说,那一份高洁的品性,那份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不甘,真正无法言说。这便是内心与现实的矛盾,是不可调和,而形成她性格,与薛宝钗的世俗人情,世故圆滑全然不同。
想来不由好笑,其实中国人是个很奇怪的人种,看不得自己人好,或者说奴性既重,又不善良,不信去看看,讲究别人的,瞧不起人的,人踩人的,都是那些不如人的。这样的环境,真的变成很正常,看看鲁迅的祥林嫂,阿Q等等,就会发现。
有一阵子也曾想过,若是以黛玉的才华,生活在现代或更适合,她冷眼旁观,事事不出所料,宝玉懵懵懂懂的时候,她却已看出贾府的颓败之势,给贾府算的经济帐,事事入理。
无论是回乡给父亲奔丧之后返回时带的各种礼物,还是平时里打点下人的大主,也足以说明她在人情世故上的通透,她的失利只在于不有一个母亲和父兄,没有那一份产业。
如今再叹,她那种品性高洁的人,在现代社会一样不会太吃香,或者换种说法,一样不会快乐,水至清,则无鱼。因为现在与以前,并不本质上的不同,科技是在发展,然人性,五千年如一日,不过是换了包装的糖果,旧日卖五分,今日叫价十元,只恐今日的糖果质量尚不如以往的分量足些,人心难测,或者人心不古,不过总要找些好的,假的,美丽的外衣来让自己相信,罢了。
说的多了,不过是些废话,于曹雪芹刻画这个人物来说,满心的,佩服有之,羡慕亦有之,但如他自己言,此女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闻,于是她的结局,也必然只能回天上去了,再无它途。她原本也是天上的仙草,再回天上去,正应当。
理解了她的处境,去看她的“小性儿”,那些无缘无故发的脾气,吃的干醋,无不处处都是无奈的痕迹,泪尽的忧伤,现实的残酷,使得这个女子,时刻忧心着自己的处境,周围的暗箭,爱人的心,在此时变得那么的重要,那是她生活的凭依,快乐的来源,本能的守护和抗争,使她本身加重了命运的悲哀,这哀,也倒冲淡了她的愁思。
二十岁时喜欢她问菊中的那句孤标傲世偕谁隐,一样花开为底迟;她的孤傲一览无疑,就像十五岁时喜欢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样,自以为是的喜欢,以为自己这一生都会孤标傲世,假装遗忘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里那小小的一点尘埃,整日如漂游生物一样飘荡。
现实已然如此,亦只能幻境里寻一点安慰罢了,下笔如有千言,墨干时却只剩无言,原说不写,只因写不尽,说不完,黛玉的悲剧,若非说是时代造成的,不如说大部分原因,是她自己的错,不能去适应这个社会,已是错,这个社会形成了五千年之久,岂能因一人的高洁而变得纤尘不染,大约连天方夜谈里也无法出现。
幸而她只在书里,常常庆幸那些书里的女主角,她们只生活在书里,庆幸就算在现实中有,我亦不曾见到,她们只在书中或幸或不幸,发她们的“小性儿”,若她们真正在自己的身边,那就只剩我们的不幸了。
无论如何,黛玉此人,我仍爱她。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1-7-2 11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殇情YD 于 2011-7-2 11:26 编辑

放错位置了

回复| 举报

发表于 2011-7-2 16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像爱黛玉一样爱宝钗
我觉的曹公也是这样的

回复|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紫陌红尘 ( 浙ICP备14025083号-1 )

GMT+8, 2024-11-22 02:38 , Processed in 0.093523 second(s), 3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