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花错 于 2013-12-4 21:44 编辑
我是个超级无敌出类拔萃地吃货货。为了吃到正宗的香肠,我买来小肠,一刷刷地刷去肠肉,制作薄到透明的肠衣,把20斤三肥七瘦的花肉肉切成一厘米多的肉丁,胳膊都抬不起来,突然想起鲁提辖为难镇关西切肉的场景。拌上白酒、姜末、葱汁汁儿、辣椒面、花椒面、五香粉、食盐、白糖,腌上一整天,为的是入味。为了掌握精准份量,竟然跑遍全城买到了称中药的小铜盘盘秤,瞧这精神,我不是吃货,哪个敢当?矿泉瓶前段做漏斗,纱布裹着筷子做成通条。我捅啊捅啊,用麻绳一段段把香肠肠扎好,用老娘的缝被子的针针鼻儿把圆鼓鼓的香肠上扎些眼眼,为的是排气。当把长串串香肠挂在钩上,搭在屋檐下竹竿上,妈妈喜悦地笑了:这丫头真能作!我亲爱地老娘,香肠我来做,阴雨你来收。 为了喝到正宗的雨前茶,我带着老娘去采茶。半山上茶树林原先村里合作社的,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倒闭了,全都是大叶种茶树,一个芽芽两三厘米,一片老叶能有十五厘米,无化肥无农药,谁采是谁的。“娘,咱只要那一芽一叶的”,只要一芽儿,味道单薄,须有一叶味道刚好,一般人我不告诉他。“妮儿啊,茶叶采回去,不会炒,那不是浪费嘛”,“老娘,你放心”。我是吃货,我怕啥?采茶真辛苦,只用指甲掐,这样才能茎端不黑,将来泡茶茶叶柄端不发红,和叶儿一个色儿。指甲端的疼痛,谁采过谁知道,难怪有人省劲用手去捋。刚采下来的茶叶翠绿可爱,放在干净净地新竹匾中,放在阴凉处两小时进行凋萎。炒茶是个技术活儿,也不能为此再去买个新锅。反正目的是杀青,那就蒸青吧。响锅以后,蒸锅上搭上铺着薄薄一层茶叶的竹篦子,上面罩上竹篓,不至于蒸汽跑不出形成水滴,滴在茶叶上,烫成红褐色,这都是认真观察总结的。蒸多久呢,叶子刚刚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最好,早了将来茶叶会为草腥味,晚了茶叶颜色暗淡。最好被两个竹篦子,一个在蒸时,一个急忙铺上茶叶,这样省时间。蒸好的茶叶抖落在大竹匾上,一边晾着。全部蒸好后,把茶叶用干净没用过棉笼布包上一大把,在竹匾上揉,等揉出茶汁,解开抖落在另一个竹匾上。如此全部揉好后,放在太阳下晾晒半天。当天晚上把茶叶烘干,用小电炉,上面支起石板,铺上潮湿地满是茶汁的茶叶,用手不断分片翻动,下面的电炉也不时挪动到石板的四角和中央,保证受热均匀,石板温度八十为好,避免杀死茶叶中活性成分,有利于后期转化。终于三更半夜,茶叶全部烘干。如果茶叶过夜不当即烘干,容易发酵变成红褐色。从清早采茶到夜半烘干,一气呵成,是个大工程,平心静气不急不躁,那茶味才能气韵深长。新制的茶需至少放上三个月,才能去其寒苦锐利,滋味醇厚。 有时候我自己都佩服自己,吃货加作女等于天下无敌! 感谢我亲爱地老娘,无怨无悔,支持我作! |